当前位置: 首页 > 升学秘笈

 

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升学感言

 


 

黄同学
毕业于南京金陵中学

2018年4月进入关西语言学院
2019年4月考入东京大学工学部

 

 

首先想要感谢。一年半面对过太多迷茫和消沉的时候,实在感谢我的老师们,总是在我一头雾水的时候,陪我去分析现状指引一个方向,让我不至于四处碰壁,又在我缺少动力的时候从背后推我一把,让我去鼓起勇气更进一步。

 

来日本之前我是个高考失利没够到第一志愿的落榜生,拿着自己业余看看动漫学的日语,心里揣着一个建筑梦就屁颠屁颠踏上旅程,一切都是未知数。   

 

面对陌生的环境、语言和考试制度,我学会的头一件事是搜集信息我的目标是什么,会有些怎样的问题,该把哪些书列入计划,学到多深,注重理论还是应用,理解还是记忆,以什么节奏去复习,复习几遍才足够。这些问题我一遍一遍地找答案,看似全是些抽象的棘手的问题,其实信息多了就有了整体的观念,下一步该做什么也会清晰很多。先是从学校的数据,从过往的真题,从百度谷歌,后来某日灵机一动甚至从youtube上翻找日本高中课程的教学视频,这些视频后来也对我的日语理解能力和对学习重点的理解有了很大帮助,在国内从未接触过的热力学电学有机化学与微积分渐渐扎根在脑海里。

 

第二件事是给自己做规划并且频繁地思考我的做法哪里可以改善,频繁到每一日将近结尾又重新审视一遍学习方法是否足够有效。可能听说过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学习方法,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而所谓找到适合自己的,并不是哪种学着舒服就来哪种。毕竟学习是给大脑革新的过程,难免触碰到旧的领地经历一番斗争,或者开拓一片新大陆又在上面耕作生产,可能会有愉快与否但绝没有轻松简单之说。而所谓合适是通过反馈来判别,在没有定期测试的情况下就是通过对成果的自我评估。在我个人,就在对过程本身不断回顾的过程里,学习这件本来可以不断拓展延伸但不知最后通向何处的事情,逐渐变得明确和可以把控了,效率和成果都肉眼可见地向上涨。

 

先有这样的知己知彼,然后沉下心来总结梳理,为了六月份的留考做足了三个月的准备,查成绩时我一下从全国平均分超过了七百三,把自己吓了一跳,也让一个充满负能量的自己敢去做更大的梦。

 

学到的第三件也是最重要的事情,是尝试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这个环境指社会、历史、科技、文化、你的城市、你的学校和所有其他类似的课题。哪怕从一个小小的问题开始,比如中国现在有哪些社会问题,都是缘何而来。这个过程中你会遇到大量的信息、多方的见解、潜藏的原因、不同的价值观,与它们接触不仅会帮助你了解世界也帮你更加了解自己,甚至指引许多人生节点的取舍选择。    

 

这样的思考得益于日本的外国人入试制度,更得益于上地老师(关西语言学院老师)近乎严厉的督促。几乎考每所大学,最后一关的面试必问三个问题,你为什么要选这个学科,为什么要选这个大学,为什么要来日本单是为了回答第一问,我就从一个懵懂的状态被迫去思考,将来究竟想要做怎样的建筑。想到日本的建筑美学,我说我想做与自然调和的建筑,所以大学选择了建筑学科。“再具体些”,老师说。一周的查资料和翻专业相关书籍,我说现在地球温暖化日益深重,我想导入自然能源,设计整个使用周期碳排放为零的建筑。“再有创意些”,老师说。又是一两个月的翻文献查资料然后反复咀嚼,我说我想建立新的温热环境舒适度评价模型,从而可以实现住宅的IoT即时调控,还想在设备规划过程中导入气象气候数据,实现自然能源的全面运用,并一串解释说明。

 

一番挑灯夜读,其实最后的答案未必是一个好的提案,也没有达成足够严谨的论述,但这个过程中我触碰到了建筑的设计、构造与环境设备,历史、现状和最前沿,得到的专业相关的知识量是前所未有的,心里的满足感就像刚刚吃完两点半的夜宵,还是麻辣香锅配鲜奶冰淇淋小蛋糕,知识的热量蹭蹭蹭往里吸收并激发多巴胺作用,于是从被动去学习一切知识,变成主动去寻找下一个问题,并且跃跃欲试了。

 

回顾这一年半的起承转合,才知道原来不够聪明甚至反应总要慢三四拍的人,只要心里笃定,也是可以走到目的地的;只是方法要粗暴些,就是每当察觉到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和躁动不安的时候,就掏出剩下的全部时间交给书桌和台灯,在觅食与睡眠之外,脑子里除了下一步学什么其他全不想。以至于曾经抱着吉他不肯放手的一个姑娘,后来被问起兴趣爱好总不假思索高高兴兴答,我爱学习学习爱我。

 

一年有余,学到最多的是该如何学习,以及学习有多快乐。愿与诸君共勉。 

 

 

学校法人育英馆・关西语言学院成立于1991年,学校坐落于日本文化古都,具有“历史之城”“学问之城”美誉的京都市,这里有悠久的......查看详情